互动交流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互动交流
刘晓春:树立正确党史观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发布时间:2021-04-14 浏览次数:

自3月16日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通过参加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和日常自学,我深切感受到党的百年历史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资政育人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这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工作要求,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重要问题,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面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文集,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谈一点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收入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通过学习,我认识到:

一、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必须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既有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也有犯了错误,给党、国家、民族带来损失的历史,还有本着实事求是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彻底纠正错误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伟大、艰苦、曲折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历史,并且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必须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三年一月五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党和党的领导人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由经验不足和历史的局限所造成的,而不是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作为一个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吸取教训的。从历史上看,我们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历史经验和错误的教训,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的。只有对党的错误进行历史的分析,才能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划清界限,才能无损党的形象,进一步增强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三、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三年一月五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历史观问题绝不仅仅是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具体问题。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褒贬,直接影响到对当今的相关人物、现象和事件的价值判断。所以说,历史观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首先,必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其次,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即实事求是地对历史过程做具体分析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再次,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抱任何偏见,对于历史人物,应当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合乎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文集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供了指导,也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要依据。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阐明和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客观真理,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结合总支工作,我们要以今年学校意识形态巡察“回头看”为契机,进一步查漏补缺,认真执行《千佛山校区第一党总支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定期召开总支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各支部书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与党员群众的联系,及时谈心谈话,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总支处级干部要结合提案办理和部门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建立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各部门单位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为新时代一流开放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千佛山校区第一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妇委会主任,该文为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仪式上的发言)

上一篇:
下一篇: